“好雨知時節, 當春乃發生”。今天13時34分,迎來雨水節氣。
雨水一到,春回大地,田野一片生機,正是九九歌中的“七九河開、八九雁來”時節。在春雨脈脈含情中,柳絲開始含煙,待柳煙成陣,便春色撩人了。
雨水時節,冷空氣帶來降水
中央氣象臺預計,18日20時至21日,有一股中等強度冷空氣將自西向東、自北向南影響長江中下游及以北大部地區,西北地區東部、內蒙古大部等地有4~6℃降溫,并伴有4~6級風,南疆盆地、內蒙古西部、甘肅中西部、寧夏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。
至今日,受南下冷空氣影響,西南地區東部、江南南部、華南等地有小雨天氣。21日起,長江中下游地區將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。
雨水三候
獺祭魚:雨水之日“獺祭魚”,獺,水獺,又名水狗,魚感水暖上游,水獺捕食,往往吃兩口就扔于岸上,古人認為是陳列祭水。
候雁北:雨水后五日,“候雁北”,雁為知時之鳥,熱歸塞北,寒去江南,它感知到春信,即刻北飛。
草木萌動:再五日,“草木萌動”,雨媚風嬌中,鶯飛草長了。
以上節選自《微讀節氣》(朱偉著)
雨水習俗
回娘屋
即“回娘家”,流行于川西一帶的一項風俗。民間到了雨水節氣,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,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。 接壽送節
雨水這天,女婿要去給岳父岳母送節。送節的禮品通常是兩把藤椅,上面纏著一丈二尺長的紅帶,這稱為“接壽”,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長命百歲。另一個典型禮品就是“罐罐肉”:用沙鍋燉了豬腳和雪山大豆、海帶,再用紅紙、紅繩封了罐口,給岳父岳母送去。這是對辛辛苦苦將女兒養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謝和敬意。 拉保保
雨水這天在民間,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“拉保保”(保保即是干爹)。雨水節拉干爹,取“雨露滋潤易生長”之意。以前人們都有為自己兒女求神問卦的習慣,看看自己兒女命相如何,需不需要找個干爹。而找干爹的目的,則是為了讓兒女順利健康地成長,久而成為一方之俗。 占稻色
就是通過爆炒糯谷米花,來占卜當年稻谷收獲的豐歉。“成色”的好壞,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。爆出來白花花的糯米越多,則是收成越好;而爆出來的米花越少,則意味著收成不好,米價將貴。
雨水一到,這樣養生
起居生活
雨水時節天氣變化不定,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,及至心神不安,影響人的身心健康,對高血壓、心臟病、哮喘患者更是不利。需要采取積極的精神調攝養生鍛煉法,保持情緒的穩定。雨水時節,要保證起居有常,勞逸結合。
春捂防寒
雨水之后,空氣中水分增加,導致氣溫不僅低,而且寒中有濕。這種濕寒的氣候對人體內臟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。老人小孩要“春捂”,預防“倒春寒”。年老體弱者勿用冷水,洗完頭要及時吹干。飲食保持中庸,吃熱飯熱菜,不吃或慎吃辣椒、不喝或少喝白酒等性溫、性熱的食物為宜。
調養脾胃
雨水后天氣轉暖,風多物燥,早晚較冷,故應多吃新鮮蔬菜、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。飲食上應少酸多甜,可選擇韭菜、百合、山藥、荸薺等。在精神調攝方面要靜心寡欲、不妄作勞,以養元氣。生活上順應自然,保護生機,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。這樣便脾胃協調,可促進和調節機體新陳代謝,保證生命活動的協調平衡。
對抗春燥,吃這五種食物
1牛奶
很多人認為喝牛奶會加重“上火”,引起煩躁。其實,牛奶不僅不會“上火”,還能解熱毒、去肝火。中醫認為,牛奶性微寒,可以通過滋陰、解熱毒來發揮“去火”功效。
2大豆
大豆在滋陰、“去火”的同時,還能補充被大量消耗的蛋白質。大豆的主要營養成份有蛋白質、異黃酮、低聚糖、皂苷、磷脂、核酸等。
3西紅柿
西紅柿一年四季都可見,營養也很豐富。它同樣可以清熱解毒、平肝“去火”。
4蜂蜜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蜂蜜有“清熱、解毒、潤燥”等功效,是“健康長壽的妙藥”。傳統中醫認為,蜂蜜味甘,入脾胃二經,能補中益氣、潤腸通便。早上起床喝一大杯溫蜂蜜水,對化解“春燥”很有好處。
5寒性果蔬
“春燥”和空氣干燥、濕度低有很大關系。而芹菜可以清熱解毒,對肝火旺盛、皮膚粗糙的人來說很有益處;而且它含有大量粗纖維,可刺激腸胃蠕動。梨子是眾所周知的降火水果,其他如苦瓜、香蕉等,也是春天化燥的好蔬果。
|